2006年1月《温暖人間》佛教雙周刊訪問﹣大學校長眼中的佛教


01234

(下載:PDF_downlaod潘宗光-大學校長眼中的佛教.pdf )

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潘宗光教授潛心佛學十多年,著有《心經與生活智慧》、《佛教與人生》、《心經與現代管理》等書籍(包括繁體與簡體字版)及《十二因緣》的VCD。近年潘校長擔任中國全國政協委員,曾多次為國內的著名大學和工商界的行政總裁講解佛教,特別是有關佛教義理的生活應用、科學觀與現代管理。2005年12月中國教育電視台播出了五集對潘校長的專訪名為「心經與現代管理」,對於佛教在國內的未來前景具深遠義意。文:Stephanie  圖:可人

潘校長最近接受《温暖人間》的訪問,我們邀請了資深傳媒工作者 Stephanie 採訪潘校長。
( 以下 P 代表潘宗光校長,S 代表 Stephanie )

 

在國內的活動和抱負

S:2005 年 12 月 15 至 21 日一連五天,中國教育電視台在《職場》節目中隆重播出了五集你的專訪,名為「心經與現代管理」,這是否展示了國家對佛教的重視和開放?可否請你談一下你的抱負和你近年在國內推動佛教的工作和成果?

P:首先我要感謝中央領導讓我的活動能夠在國內順利進行。國內活動除了上述電視專訪外,我在香港出版的三本書《心經與生活智慧》,《佛教與人生》和《心經與現代管理》最近也由上海「復旦大學出版社」出版了簡體字版(其中首兩本合訂為一本出版),在新華書局及各大書局發售。近兩年來我曾在多所大學演講,包括北京大學、复旦大學、中國人民大學、西安交通大學、西北工業大學、陝西師範大學等,並獲邀為多家工商業機構的行政總裁 (CEO) 和領導人講解佛教的現代觀及管理,包括中國聯通、中國移動、深圳科技園總裁 (CEO) 協會等。

國家近年經濟起飛,同時吸收了西方的尖端科技和管理模式,物質生活可謂一日千里,反觀時下青年人生活緊張,精神食糧卻很匱乏,他們的口頭禪不是「鬱悶」就是「空虛」,他們的價值觀極需要滋潤,我想中國具有五千年歷史的優良傳統文化,例如儒釋道三家思想,正好化作及時雨,灌溉這些久旱的心靈。我們必須重建東方人的價值觀念,發揚傳統美德,如儒家的父慈子孝、倫常道德、道家的能進能退、不爭而善勝、佛家的因果觀、四聖諦、十二因緣等,以薰陶大眾,洗滌心靈,這些都是我樂意盡綿力的地方。

 

價值觀念,發揚傳統美德,如儒家的父慈子孝、倫常道德、道家的能進能退、不爭而善勝、佛家的因果觀、四聖諦、十二因緣等,以薰陶大眾,洗滌心靈,這些都是我樂意盡綿力的地方。

 

學佛心路歷程

S:請問是甚麼因緣使你對佛學產生興趣?

P:1992 年,我在一個偶然機會聽到陳家寶醫生說法,他給我介紹佛書和佛學初級班,後來,星雲大師蒞臨香港,我也親近了。

我學佛曾經有段時期兜兜轉轉,甚麼都想學。例如打坐,一會兒學數息法,一會兒學南傳宣隆寺的方法,發現每家方法都不相同,我每樣都想嘗試,想看看自己喜歡甚麼。這樣做,優點是甚麼都吸收,知道它的好壞;缺點是不專一,效果不顯著。最後我悟到一門深入的重要,決定專注用功。例如,我發覺打坐還是簡單一點好,不要摻雜,因此一直沿用現有方法,希望不斷深化。做學問也同樣道理,佛經太多,時間太少,與其分散精神博覽群經,不如精研兩三部。

 

讀經推介

S:如果我們要精研幾部經,你會推薦哪幾部?

P:我較花時間鑽研的經典有《心經》和《金剛經》,還有《維摩頡經》和《六祖壇經》,這四部經比較契心;其他有《雜阿含經》、《阿彌陀經》、《華嚴經》、《楞嚴經》、《法華經》,還有《釋迦牟尼傳》。

 

擇師之道

S:你接觸佛學後經過多年深思熟慮才皈依淨慧法師。請問你怎樣尋找自己皈依的老師?可否跟大家分享擇師的竅門?

P:我在 1998 年與數位佛教友好到國內訪問,獲淨慧法師接待,我對法師有一種一見如故的感覺,直覺告訴我這位就是我的師父了!我的直覺較準,因為我已累積了一些人生經驗和知識。

 

一般人擇師可以注意幾點:

第一、你是否經常可以親近這位老師,聆聽教益,不是一面之緣。

第二、這位老師的方法是否適合你。每位老師的方法不同,我們要視乎本身的稟賦、性格和取向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老師。此外有些人士,希望依仗佛力或他力修行,這些人可以選擇密宗,找一位可以經常指引的上師或阿奢黎皈依,在他的加持下,灌頂、持咒和修法,也會很快取得進步。

第三、注意整個道場的大氣候:例如道場的氣氛、師兄的行為、做事的態度、信眾的取向等。

第四、信任自己的第六感,相信自己的感覺。

 

靈活運用「空」的思想

S:請問你學佛多年最大的收穫是甚麼呢?

P:這十多年來,我的性格改變了很多。早期我在各方面比較成功,有點自大,這是佛教所謂的貪、嗔、痴、我、我執。我是當了校長後才信佛的,我在 1991 年 1 月起當校長,1992 年才接觸佛教,在當大學校長的15年期間,我常要作出很多決策,以前我總認為自己對別人錯,接觸佛教後,發現這樣看事物不全面,因為佛教「空」、「無常」、「無我」的思想指出,凡事皆是相對不是絕對,沒有絕對的對錯,無論一個人多了不起,不等於一切都對;反過來說,別人也不一定錯。我們不能光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,明白這些後,我開始放下自我,聆聽他人,縱使批評,也視作不同意見,盡量包容,這樣看事情反而全面多了。當然,聽取意見不等於優柔寡斷。我們在制定政策時需廣納不同意見,歸納後才推出,這樣大家較易接受。當政策落實後,便切實執行,這就是靈活運用「空」的思想,不是對立的思想。

 

以前我總認為自己對別人錯,接觸佛教後,發現這樣看事物不全面,因為佛教「空」、「無常」、「無我」的思想指出,凡事皆是相對不是絕對,沒有絕對的對錯。

 

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」在管理學上的應用

S:可不可以說,你處事的方式改變了,以前偏向運用個人智慧帶領他人,現在卻使用慈悲心採納他人意見?

P: 不可以這樣說,兩種方式同樣重要,現在我兩者並重。我想只有靈活運用兩種方法,才能發揮團隊精神。二者是一體兩面,一面是領導,另一面是支援。佛教強調「色」和「空」二者不可分割,互相影響。有智慧的領導者,除了聆聽,最重要就是深入事件,制定策略,帶領大家完成任務。因為策略是由領導者不是員工制定的,一個沒有主見的人就不是領導人。

運用個人智慧帶領他人,即從上而下的領導式管理,是「色不異空」的做法,即是「觀色即空成大智」。在觀「色不異空」時產生智慧,智慧就是自度,就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經驗、知識、學問等。從佛教的角度來說,還要加上禪定的智慧;從管理的角度來說,如果沒有智慧,就不能帶領他人。

 

「觀空即色成大悲」就是指「空不異色」,是代表慈悲,幫助他人,為他人設想。在機構來說「空不異色」就是從下而上的支援式管理,要運用悲心,幫助員工把工作做好。

 

反過來說「觀空即色成大悲」就是指「空不異色」,是代表慈悲,幫助他人,為他人設想。在機構來說「空不異色」就是從下而上的支援式管理,要運用悲心,幫助員工把工作做好。我們必須明白,員工是人,有人的欲望,如金錢、自尊心、家庭負擔、精神上和其他需要。一個好的領導者,不光提供飯碗,還要照顧員工感受,滿足員工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,給予尊重和信任,讓員工覺得你以誠待人,並非高高在上。

我以前較重視修「色不異空」,那就是提升自己的智慧,比較自我;學佛後,我認識到要加入「空不異色」的部分。我覺得《心經》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」和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的概念在管理學上是很重要的。

 

無緣大慈的布施

S: 你學佛除了把「我」放下和改變了管理的模式外,還有沒有其他收穫?

P:另一收穫是,我改變了幫助別人的觀念,以前助人下意識總覺得「我在幫你嘛!」老背着「我」在幫「你」的包袱。學佛後,發覺助人也是互動的,你幫人,人幫你。就是說人家接受你幫助的同時,也幫你完成你助人的心願。我現在覺得助人是本分,應盡力而為!我們應把功德看淡,不要計較,不要說出來,只有用這種心態,才能真心幫助所有人,這就是「無緣大慈」,是觀世音菩薩的精神。

此外,佛學很講究「三輪體空」的觀念,「三輪體空」是指「施者」,「受施者」,和「所施物」,三者皆空,皆不可得。要達到「三輪體空」的境界很多人做不到,但是我們應朝着這個方向努力,以減少自我之心。

 

智慧與慈悲和「色即是空」和「空即是色」的意義

S: 一位大德提過一個判斷修行的方法,大概是說:「不異時舊人,只異當時行履處」,就是說一個人修行後還是和以前一樣,可是內心深處卻改變了,每一個「起心動念」都從慈悲出發,捨棄了從前的自私自利。是這樣的嗎?

P: 這樣說也是對的!最重要的是,學佛不只讀經,還要結合生活,改變自己,改變生活態度,在待人處事接物上不斷改進。

我的收穫是,以前很注重個人名譽地位和自我提升,學佛後發覺慈悲心很重要,要有助人之心。不過助人須講究智慧,不能愚蠢地當老好人。助人的動機固然是對的,但是你幫錯人,就等於間接做壞事。我們必須事前審慎,看值不值得幫和如何幫。佛教講究智慧與慈悲並重,二者不可分割,這就是「色即是空」和「空即是色」的意義。一個人有智慧沒慈悲,會自大,會孤芳自賞;有慈悲沒智慧,會好心做壞事。這就是我老兜圈子說「色即是空」和「空即是色」的原因。我對佛教最深刻的體會是在接觸了「觀色即空成大智,觀空即色成大悲」兩句偈後豁然貫通的,透過這種認識,我對《心經》的理解突飛猛進,進入了不同層次,我開始認識到智慧和慈悲為甚麼要互相配合,當然,這涉及「四聖諦」和「十二因緣」。

一個人沒有智慧,遇上困難,往往被表面現象蒙蔽,怨天尤人,以此為實,停滯不前。「四聖諦」指出人生的苦諦是可以運用智慧積極解決的。這就是佛教的積極意義,如果不積極就不會這樣理智地找出苦因,勇於面對。

我們應把「十二因緣」的道理應用在生活上,先把人做好。我希望在「十二因緣」中,找出人最脆弱的環節,那就是「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⋯⋯」中的「觸、受、愛」,要在這些關頭解決人生問題。一個有智慧的人,能夠在「觸」生起時覺知,從而防止「受」的產生,中斷了煩惱的過程。這正是《心經》的入手處,讓我們運用智慧,掌握對「自我」和「我所」的認知。

「四聖諦」和「十二因緣」是佛學最重要的基礎理論,如果掌握了這兩個重心,其他問題就綱舉目張了。《心經》涵蓋了「四聖諦」和「十二因緣」,把它很有層次的陳述出來。

 

《心經》啟示的修行方法

S: 你寫了兩本和《心經》有關的書:《心經與生活智慧》和《心經與現代管理》。可否談談你研究《心經》的心得?

P: 《心經》談「空」,這是佛教最重要的思想,到底要「空」些甚麼?它指出兩個佛學的大原則:「人無我,法無我」。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」指的是「人無我」,而「諸法空相」指的是「法無我」。《心經》把「空」融入「六根」、「十二處」和「十八界」中,引申出「四聖諦」和「十二因緣」,然後再把「空」歸納到「無智亦無得」。

《心經》很有層次地把修行的歷程說出來,修行的核心就是「無智亦無得」,我們如果運用「人無我、法無我」的原則修行,最終將悟到「無智亦無得」,如《金剛經》云,佛陀說法四十九年,未曾說過一字和「無有定法」就是這個意思。既沒有修行者,也沒有方法,更沒有概念,甚麼也沒有,哪兒也沒到達,這樣才抵達「菩提薩埵,依般若波羅密多故,心無罣礙。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。遠離顛倒夢想」的境界,透過這個境界才能到達究竟涅槃,才能夠成佛。因此《心經》說「三世諸佛,依般若波羅密多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。《心經》指出透過個人努力,可以摸索出自己的路來,由淺入深,放下執着,最終進入「無智亦無得」的境界,就會發現其實並無一個我在修行,無一種既定的佛法可修,無既定的成果可得,用這種「實無所得」的心態修行,才是真正的修行。換言之,無論怎樣修,不要要求可以到達既定的目標,終點將會水到渠成,自然而蹴,如果你刻意要去,反而到不了,你不刻意,卻到了。

我簡單地介紹這些,就是說修行人,不要執着於「我正在修行」的概念,不要以為應當怎樣怎樣才叫修行。實際上修行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是在行住坐臥時修行,是做人的本分,是體證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」。修行當然包括六波羅密,但真正的修行,並不執着所謂的修行、沒有所謂的布施,徹底放下執着,沒有個人的執着,沒有坐禪的執着等。

 

《心經》指出透過個人努力,可以摸索出自己的路來,由淺入深,放下執着,最終進入「無智亦無得」的境界,就會發現其實並無一個我在修行,無一種既定的佛法可修,無既定的成果可得,用這種「實無所得」的心態修行,才是真正的修行。

 

心經與現代管理學

S: 你把《心經》應用在理工大學的管理上,有甚麼心得可以和大家分享?

P:摯誠溝通最重要,只有透過溝通,才能建立「團隊精神」,否則很易產生誤解和潛在危機。較理想的做法是事前處理,事前深入瞭解就不會小事化大,等到變成危機才處理便困難多了。

我很強調溝通和互相尊重。管理層要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,必須維持威信的同時,既不弱勢又不霸道,做到收放自如,這有賴經驗和智慧。我非常重視同事的感受和意見,如果收集得來的訊息出錯,推出方案時遭到反對,我們要收回成命,重新檢討分析後再推出。如果反對聲音是對的,便應從善如流。

例如在政府提出削減大學撥款的影響下,我們諮詢了同事的意見,得到的信息是,大家認為盡量不要削減薪金,但是削減部分福利如假期等較為可以接受。因此我們從削減假期入手,到方案推出時,卻遭到大力反對,當時百思不得其解,因為在徵詢意見時,我們得到的信息是可以接受削減假期,為甚麼推出時並非如此?

後來發現問題出在推出的時機上,因為諮詢期形勢惡劣,政府尚未弄清政策,削款很厲害,人心惶惶,很多同事在兩者衡量後,說與其減薪金不如減福利吧!可是等到方案推出時,政府撥款已是塵埃落定,削減幅度不如想像中嚴重,薪金問題已成定局,大家早已收拾心情,忘了初期的局面。這時推出方案,大家就吃不消!

因此,一個管理者必須審慎,事前要深思熟慮,要明白到凡事均要看「因緣」的配合,要詳加考慮多種不同的因素,例如諮詢時期的環境條件和推出時期的環境條件不同等因素,多諮詢多收集資料,要在真正可行時才推出。否則強行推出,可能產生反效果。至於這樣做算不算做錯事呢?我看未必,這只不過是時機問題,因為環境和條件改變了,推出後要收回,不要看成是威信問題,我們不必堅持己見,要善用這種思維,彼此包容,從善如流,一個管理者必須懂得「反省」,「反省」很重要。從佛教角度來看「因」與「緣」要配合成熟,才能成就一件事,「緣」就是眾多環境條件等因素的配合。

另一個例子是,數年前我提出了全校給校長評分的建議。一般情況下校長都是由校董會評估的,這代表了來自管理層的評估。由於學佛的關係,我很注重互動,很希望從另一層次看問題,例如從同事和學生的角度看。雖然這樣做帶有風險,最終還是以「不記名」的方式完成了,參與評分的150人包括了校董會成員、各系系主任、各系教職員代表、教職員協會幹事和學生會幹事。回應率超過 70%,總評分為 81 分。獲得高分固然給我很大的鼓舞,不過佛教主要精神是去除我執,世間的成敗得失如夢幻泡影,因此我願意正視現實,面對評分。當時如果評分偏低,就不應戀棧,是退休的好時機。

 

佛學與社會問題

S: 近年香港教育政策為人詬病,學生自殺成為常見社會新聞,佛教有甚麼良方妙藥?

P:人生問題很複雜,領袖者在制定政策時應從宏觀角度出發,以整體利益為依歸。當然有時掛一漏萬,照顧不到部分人利益,如果出現社會衝突,不要光從負面看問題。

香港近年的問題應從整體文化說起,時下流行報憂不報喜,香港傳媒要關注這個現象。我並非說要報喜不報憂,而是說負面宣傳多,正面報道少,過分渲染部分負面消息,對青年人影響不良,例如社會流行燒炭,市民經常會吸收這樣的信息和圖片。

反過來,如果多點正面報道,多點表揚成就和貢獻,就可以鼓勵青年人積極面對未來,給社會帶來希望。教育問題固然很多,可是大家要客觀點。

 

佛學與科學

S: 你是一位科學家,你認為佛學的理論有科學根據嗎?

P: 愛因斯坦曾說:「如果世界上有一種宗教能夠解答科學上提出的疑問,這個宗教一定是佛教。」

「緣起性空」的理論,不是佛陀發明的,佛陀只不過證悟了宇宙間的自然法則,佛陀是一位「覺者」,是覺悟了的「人」不是「神」,他既不主宰萬物,也不創造萬物,他是引領眾生開悟的導師。

佛教「緣起性空」的理論認為事物的存在皆是因緣和合,本身並沒有獨立和恆常不變的本質,這個理論是和科學吻合的。因此,佛教「諸行無常,諸法無我」與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的觀念是與現代科學十分吻合的。

S: 我們怎用科學的方法解釋佛教「諸行無常,諸法無我」的觀念?

P: 我們可以從宏觀和微觀世界兩方面探討。我們日常的思維模式,僅局限於傳統物理學中的牛頓定律,我們以為凡是可以觸摸的物體,皆能準確地測量出長度、高度、重量和速度等等。事實上所有物質皆是由分子所組成的,分子則是由更細小的原子、粒子等組成。對於微觀世界裏的現象,牛頓定律就不適用了。我們必須採用量子力學 (Quantum Mechanics) 才能解釋。量子力學最基本的原理是「測不準定理」(Principle of Uncertainty) 和「物質二重性」(Dualism of Matters)。「測不準定理」指出,微小粒子所存在的真正位置、方向、大小等是無法測量的,它是以或然率 (Probability) 的方式存在,是變幻和沒有固定不變的本質的。「物質二重性」亦指出微小粒子不一定是佔有空間的粒點 (particle),也可以是不佔有空間的能量,以波 (wave) 的形式存在。因此在微觀的世界裏,事物的存在的本質是「無常」和「無我」的。

讓我們再從宏觀的角度看問題,在無限大的空間裏,我們所看到的事物,它的本質同樣也是「無常」和「無我」的。比方說太空船漫遊太空,愛因斯坦的「相對論」指出,當太空船的速度接近光速時,宇宙的空間將會相對縮小。這就是說,我們所認識的宇宙,會因飛行速度的改變而改變,以至於整個宇宙的空間也會因為物質的運動而改變。

又例如地球自轉,它每轉一次就是一日,假設有一個比地球轉得慢的星球,它每轉一次就是地球轉十次的時間,那麼它的一日就等於地球上的十日,另一個星球圍繞太陽轉一次時地球已轉了幾次,它的一年就等於地球上的幾年,因此「山中方一日,世上幾千年」的說法不是沒有科學根據的,只不過這座山是在遙遠的某些星球上。又例如,一個在地球上五十公斤的人,到了月球後,因為沒有地心吸力,改變成月心吸力,體重會變輕為地球上原來的六分之一,如果這個人在太空船上飛行,因為地心吸力和月心吸力都沒有了,體重便會消失。

上述的例子說明,無論從微觀還是宏觀的角度看問題,世上的事物的本質都是「無常」和「無我」的,那麼處於這兩個極端「中間」所存在的事物就不可能是恆常不變的。這說明了凡事是相對的非絕對的,是變幻無常的。

S: 我們怎用科學解釋佛教「空」和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的觀念?

P: 「空」的理念是非常科學的。佛家講「空」,並非指甚麼都沒有,而是相對性的。「空」的概念就有點像數字裏的「零」,「零」在表面看來好像甚麼都沒有,但它的內涵卻包羅萬象,變化多端,是相對性的,說有似無,說無實有。例如:在一百的後面加上「0」,它馬上增大,變為一千;你把一個數目乘以零,這個數目將會消失,如果以零除一個數目,則又會變為無限大。「0」對數目本身並不干預,它保持中立,任何數目加零或減零,都不會改變其本身的數值。「空」就像「零」一樣,富於包容性,可變性。如果我們能真正悟「空」,就不會再執着 ,我們的思想境界將會變得廣闊無涯。

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」的觀念,我們可以回到量子力學,我們把佔有空間的物質稱為「色」,當我們把物質的成分不斷分析,從分子分析到更細微的微子、粒子等,到了這個時候,微觀世界裏的細微存在可以不佔有空間,它是以一種波動的能量的形式存在。量子力學的其中一條理論指出,物質可以用質點與能量的兩種不同形式共同存在,稱為「物質二重性」(Dualism of Matters)。我們可以把不佔有空間的存在理解為「空」,佔有空間的存在理解為「色」,但是這兩種「色」和「空」的存在是不斷互為轉變及可以共存的,以至到了某一個層次難以分辨,例如X光(愛克斯光)正因為它以不佔有空間(空)的形式存在,才可以穿透有形物質,事實上它並不是不存在的。此外,愛因斯坦認為物質的質量與能量是可以互相轉變的(E=MC 2),世界上有很多事物和現象,例如核能發電,就是由能量和質量的互變而產生出來的。我們可以這樣理解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」的概念。因此,世界是變幻的,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的,一切事物的本質就是「空」、「無常」、「無我」。

我們可以看到,物理學上宏觀世界的:(1) 相對論 (2) 萬有引力

(3) (E=MC 2),與微觀世界量子力學的:(1) 物質二重性 (2) 測不準定理 (3) (E=MC 2),正好印證了佛教的:(1) 無常性 (2) 無獨立性 (3) 包容性。這樣說來,佛學的精神正好就是科學的精神。

 

佛教的目的

S: 你能否簡單說一下佛教的目的是甚麼?

P: 佛教的目的在於透過不同途徑安自己的心。人最大的問題是心猿意馬,心不斷為外境牽扯,乃至於貪、嗔、痴,以外境為實。佛教指出:空、無常、無我、的道理,世間一切福禍得失,皆是無常無我,一個人想獲得真正的永恆安樂自在,必須管理好自己的心。

管理好自己的心,才能管理別人,我所指的管理是幫助他人完成責任,帶領團隊向前。帶領團隊同樣需要別人幫助,別人為甚麼要甘心幫助你呢?我們先要安別人的心!安別人的心,我們先要安自己的心,因此先安自己的心,才能安別人的心。

佛教的目的就是幫助我們安自己的心,使我們保持心境安靜,任何驚濤駭浪,心也能定下來。心定後,任何決定也比較明智,不為外緣干擾,我們要在行住坐臥裏中保持心境安定。

《心經》的核心思想是「無智亦無得」。我們要認識「無」和「人無我,法無我」的道理,才能最終達到「心無罣礙。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」的境界,最重要的方法,就是安心。佛法幫助我們,鼓勵我們,指引我們怎樣修心,怎樣安心。一個人如果心不安,無論多了不起,也不管用。一個人的安心關係整個社會的安定,如果社會充斥痛苦仇恨,你就不能真正的安心,因此我們需要發慈悲心,也幫助他人安他的心。

 

一個人如果心不安,無論多了不起,也不管用。

一個人的安心關係整個社會的安定,如果社會充斥痛苦仇恨,你就不能真正的安心,因此我們需要發慈悲心,安心講究自度度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