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道 : 均衡與適度


約在二千五百多年前,世上各地紛紛出現了一些偉大的賢者,如印度的釋迦牟尼、中國的老子和孔子、希臘的蘇格拉底等等。他們對後世的哲學思想發展產生極大影響。雖然處身于不同的文化背景,但他們各人均提出同一個為人和處事的重要原則:中道!佛陀以中道(Middle Way)告誡弟子:在家凡夫耽于欲樂、沙門修行執著於苦行,兩邊同樣是沒有意義的行為。就如蘇格拉底終身遵行的箴言:「凡事勿過度!」(Nothing in excess.)

儒家推崇「從容中道」,在《中庸》有這樣解釋:「喜怒哀樂之未發,謂之中;發而皆中節,謂之和。」換言之,當情感處在一種均衡狀態而沒有偏執任何一方的時候就是中;有節制地適度抒發情感就是和。這裡有兩點值得我們留意:一,均衡;二,適度。

適度,顯然並非是機械式的追求數量平均,而是按照現實環境來衡量和作調節,因時制宜。這留待日後有機會再詳談。現先談談均衡。怎樣才是均衡呢?用現代教育的標準來看就是: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。

我將美學並在德育中,簡化為四個方面來談談:

1. 德:簡單來說就是道德的修養,很多人誤以為儒家只是行為模式的說教。其實,孔子強調以禮樂來培訓德育、適度抒發情感。就如現代以音樂、藝術、文學等科目培育學生的同理心,使他們在接受美學薰陶的同時,也在學習道德的修養。

2. 智:除了指學習各門各學的知識外,我們更要注重分析和理解,不要死記和硬背或只求高分數和學歷。上次剛談過求學的態度,這裡就不再重複了。

3. 體:是很重要的一環。假如沒有強健的體魄,便很難承擔繁重的學習和工作,也難以專心思考。現代人工作繁忙,常常忽略了健康,但適當的體育活動無疑是有益身心;事實上我們也應多花時間關注衛生知識,因為它能預防疾病,更勝治療。

4. 群:就是指人際關係,要學懂怎樣和其他人相處和合作。這對初踏足社會工作的年輕人尤其重要,假若人際關係處理得不好,便會出現很多矛盾和很大壓力,甚至導致情緒病,影響發揮。

智和體,可說是硬實力;德和群,是軟技能。提倡均衡教育其實也不是什麼新奇事物,中國傳統文化早已強調六藝:禮、樂、射、禦、書、數,可說是開德智並重、文理兼修之先河!

20190528-p-p006